近幾年,語句排序題作為必考題型,在試卷中雖然題量不大,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。大部分考生都知道,解答這類題目需要依據首尾句、關聯(lián)詞、重復性詞語等方法,也知道可以根據時間、空間等邏輯關系來進行排序,但在實際做題時,有一些考生對隱含的時間信息其實并不敏感,不能快速抓住隱含的時間信息解題。考德上公培教育大學生村官網帶您一起來解析下面這道題目: ①上個世紀30年代,徽州的一些文獻繼續(xù)流往杭州、南京等地 ②抗戰(zhàn)結束之初,歷史學家方豪在南京購得一批徽州文書,于上世紀70年代撰寫并發(fā)表了十幾篇論文,這是目前所知學術界對徽州文書的第一次收集 ③徽州文書是徽州民眾在日常生活、商業(yè)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檔案 ④目前所知從徽州外流最早的文書,是現(xiàn)藏于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明代歙縣方氏信函700通。這批尺牘在晚清光緒以前就已流入日本 ⑤隨著時代的變遷,這些文書檔案逐漸散落出來 ⑥它們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,還有的保存于祠堂、文會等各類基層組織的管理者手中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,語序正確的是: A. ②③⑥⑤④① B. ②③⑤④⑥① C. ③①⑥⑤④② D. ③⑥⑤④①② 這道題有兩種解題思路,分別適用于不同的考生,對于那些對句子敏感度比較強的考生來講,根據我們平時的做題思路,先判斷首句,比較首句②和③,可以直接確定③比較適合做首句,然后比較①和⑥,⑥句中的“它們”指代“徽州文書”,句子之間的緊密性較強,而且還含有“原先”,對比①句中的“繼續(xù)”,明顯①應該是⑥的前面,答案為D項。 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判斷出首句,那還可以有第二種思路,明顯第一句話中含有時間詞“上個世紀30年代”,第二句話中含有時間詞“抗戰(zhàn)結束之處”,第四句話中含有時間詞“晚晴光緒以前”,根據時間先后順序對這三句話排序,即④、①、②,選項中符合這個順序的只有D項,因此答案為D。 所以,溫馨提示廣大考生,特別是復習進入瓶頸期的考生,在言語備考中一味搞題海戰(zhàn)術,效果并不一定就非常理想,關鍵還要善于總結反思。此外,也建議廣大考生備考中拓寬自己的知識面,不僅對備考常識有好處,對于一些言語題也有一定幫助。 |